当前位置:知更鸟 > 法律知识学习f

民事制裁的情形有哪些(民事制裁与民事补偿的区别)

  • 法律知识学习f
  • 2023-02-22 17:25:02
  • 手动整理

本文由凌海律师编辑整理,多位从业11年以上的律师,也非常认可此文的回答,知更鸟-做您学习法律知识的百科全书!

虚假诉讼,通俗地说就是“打假官司”,是指民事诉讼当事人以规避法律法规或政策谋取非法利益为目的,采取恶意串通、虚构事实等方式提起民事诉讼的行为。本期整理有关虚假诉讼相关裁判规则和司法观点,供读者参阅。

裁判规则

1.被执行人捏造事实,冒用他人名义制造系列虚假诉讼案件的,应当从重处罚——艾某某等诉甲公司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案

案例要旨:在执行异议之诉中,被执行人冒用他人名义提出虚假的执行异议申请,进而引发申请执行人执行异议之诉。因案外人名义系虚假冒用,并无真实执行异议人,故不存在被执行人与执行异议人恶意串通的可能。被执行人单方冒用他人名义提出虚假执行异议申请的行为,属于虚假诉讼行为。在一审法院依据被冒名案外人提出的虚假执行异议申请,先后作出支持其虚假执行异议的错误裁判后,二审法院在查明案件确属被执行人提起的虚假诉讼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实质性处理,直接判决支持申请执行人继续执行的诉讼请求。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人民法院整治虚假诉讼典型案例

2.隐瞒民间借贷债务已经全部清偿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他人履行已经消灭的债务的,构成虚假诉讼——周某诉甲公司借款合同纠纷案

案例要旨:民间借贷关系中,出借人为牟取暴利,利用借款人急于用款的心理迫使其接受远高于法定民间借贷利率保护上限的高额利息约定,在借款人已经实际清偿完借款本金及依法应予保护的利息后,仍通过诉讼方式向借款人主张偿还借款本息,构成虚假诉讼。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人民法院整治虚假诉讼典型案例

3.为逃避执行,依据虚假离婚协议向人民法院提出执行异议的,构成虚假诉讼——申请执行人李某某与被执行人冯某某等民间借贷纠纷案

案例要旨:民间借贷纠纷期间,当事人与被执行人协议离婚。案件判决生效并进入执行程序后,为转移财产逃避执行,当事人又提出执行异议,在异议审查过程中向人民法院提供虚假的离婚协议书,请求排除对被执行人名下标的物的强制执行,妨害正常民事诉讼秩序,属于虚假诉讼行为。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人民法院整治虚假诉讼典型案例

4.当事人因虚假诉讼行为被追究刑事责任后,仍应当为其侵权行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傅某、邵某虚假诉讼案

案例要旨:当事人共谋伪造银行流水、签订虚假合同、提起虚假诉讼、处置财产、提起执行异议等一系列行为,对抗债权人实现债权、阻挠对财产的执行,构成虚假诉讼和共同侵权。当事人因虚假诉讼行为被追究刑事责任后,仍应当为其侵权行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有任何法律问题,点我在线咨询律师

民事制裁的情形有哪些(民事制裁的方式分类)

撤销仲裁裁决的法定情形(民事仲裁时效的规定讲解)

诉讼时效一年的有哪些(民事诉讼时效一年的情形)

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民事诉讼有效期的规定)

民事执行中追加变更被执行人(追加被执行人16种情形)

驳回起诉的法律规定(民事诉讼驳回起诉的情形讲解)


【本文标题和网址,转载请注明来源】民事制裁的情形有哪些(民事制裁与民事补偿的区别) http://www.gdmzwhlytsq.com/hyxw/20230222302618.html

页面缓存最新更新时间: 2023年03月12日 星期日

猜你喜欢

首页 找律师